人們往往習慣于輸出平時高度重復的那些句式和詞語,在習慣的語速和思維下,如果突然插入一個不太熟悉的內容,就會使人的大腦一下子宕機,最后就會使得我們不由自主的回憶高級樣式詞語來試圖挽救。
對于這一點,我們要通過反復的觀看合適的范例,進行口頭仿造,然后重復多次,去梳理自己對詞匯語句的掌握能力。另外我們還應當積累自己習慣的邏輯庫來實現共性的表達,這樣我們能夠應對更多的題目,具體來說不管任何類型的題目,可以用共性的邏輯庫把這些元素有機的結合起來,而不至于一個一個的去記憶,我們可以很自然的用適中的語速表達出有組織的結構。
口語要注意有節奏感,很多同學在考口語的時候時常被認為是缺乏流利度,歸根到底就是把握詞組的節奏感不強,導致說出來的不自然,像背誦出來的,這種問題不僅僅會影響大家的流利度,還會被誤判為背誦進而壓分,所以大家需要通過多說來提升口語交流感,除此之外,大家也需要經過比如影子跟讀、美文誦讀和錄音聽取的內容來反思等方式來來矯正自己的口語交流節奏問題。
掌握好口語考試的節奏,一方面不要過于謹慎,對話時候會顯得比較沉緩,考官在對話聽的過程沒辦法帶入進去,以至于對所描述的內容提不起興趣來,另一方面過于擔心錯過機會而講的語速很快,抓不住重點,從而失去了正常的思考和緩沖對話的時間,到最后不得不通過打斷你的方式來與你交流。失去口語節奏意味著失去了思維交流節奏,輸出就會顯得沒有邏輯。
邏輯是要有思考時間的,為了過度的流利展示和過快節奏不會讓我們牽著考官走,只會讓我們自亂陣腳。因此在口語考試上大家還有很多可以學習和改進的,有更多問題歡迎咨詢樂亦思小編。